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文人画的土壤(6)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以《富春山居图》而著名的黄公望做过小吏。元代官制腐败,与儒家传统文化造就的读书人的理想相去甚远,黄公望因而选择隐居,投身儒释道一体的全真教,绘画只是他的爱好,而非谋生手段。倪瓒家境富裕,博览群书、精研典籍,在科举时代绝对是做官的料,但在元朝却没有仕途,于是清高孤傲、洁身自好。倒也应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君子风范。吴镇也是富裕人家出身,家世不凡,贯通儒释道,也因元朝的黑暗而隐居不仕,曾以教书为生。吴镇喜好绘画可能与其父辈与赵孟頫是至交有关。元四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王蒙则是赵孟頫的外孙,外祖母管道升是元代著名女性书画家,其家学渊源对于他的文人画自然具有重大影响。王蒙曾在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手下做官,也许因农民领袖不符合他的理想而弃官。明朝建立后,王蒙再次入仕。
他的经历在元四家中比较特别,显示出这些文人虽然在历史上以文人画而青史留名,实际上还是希望做官,还是把做官当成最正当的出路,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做不得官或不愿做官而成就了对于文人画的贡献。

文人画元四家加上赵孟頫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出生于现今江浙地区,或主要在江浙一带生活。这是因为南宋时期江浙文风最昌,入元以后,江浙地区反元情绪最炽,反元潜流最强。这也对明朝的文人画造成了影响。明朝文人画的代表有“吴门派”,其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都在现今苏州地区。历史的延续对于明代文人画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元代文人画家隐居不仕、陶醉林泉的做派依然有榜样的力量,例如沈周。沈周祖上与王蒙交好,沈家世代是苏吴望族,养成这一清流习性也不奇怪。晚明画家张宏画风师法沈周、文征明等,生活态度上也效法沈周,延续元代作风,辞去荆州知府,回到苏州潜心作画。张宏及对传统文人画有继承,又发展了和开拓了文人画范围。例如,写生自唐以来便是画工培养艺术技巧的手段,主要以花果草木禽兽等小物件为对象,但被张宏纳入文人画的范畴,写生开始走入自然,以大山大水、自然景观为对象。
再如,文人画的题材长期不涉及人物,但自张宏后,写意人物画成为一个门类。张宏的这两项贡献传入西方,对西方绘画产生了影响,例如速写。
其次,元代文人画家仕途受阻,在明代很多表现为求官不得。如文征明,十次应举不第。如唐寅,虽中解元,但因涉考场舞弊案而与仕途无缘。再如徐渭,也是多次应试不中。事实上,这是科举制度带来的一个巨大问题。科举制度选拔优秀文人的目的是做官,此风大盛之后,民间读书氛围浓烈。宋朝民间私塾、乡学、冬学、书院以及官办县学、府学、太学、国子监等,形成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普及教育体系,《三字经》之类普及性蒙学读物全球首创,便带来一个问题。唐代以前,虽有孔子“有教无类”的说法,但知识教育普及性不高,文化传承多在世家大族中延续,文人数量总体上不算多。宋代从理念到印刷等技术突破,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加之经济富裕,读书人数量迅速增多。但是,科举取士的数量有限,大批读书人除了通过科举做官之外出路何在,已成为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在南宋已经显露,却因元朝入主中原而没有得到解决。元朝轻视科举,暂时掩盖了这一问题。到了明朝,南宋面临的这一问题再次变得突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等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问题。文征明、徐渭等人的遭遇因而具有了普遍性。事实上,明朝已经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由于明朝经济比较发达,民间富裕程度较高,此前的文人画多为自娱或小圈子欣赏,但自明朝起,文人画开始出现由市场供养的趋势。这一趋势某种程度上也对文人画的发展造成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