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论张彻的武侠电影特征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一、 选题上的时代背景
(一)钟爱乱世
在张彻的电影选材中,可以很明显发现,他的作品在时代背景的选择上格外钟爱乱世,人物的塑造一般都选择在纷争不断的江湖世界里,能够最好地展示快意恩仇,选择的多是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张彻自我的生长也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里,能深刻的感悟乱世中的世态炎凉和对阳刚精神的渴望,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多选择了这样的时代。从早期的作品《边城三侠》中就定下了基调,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既有农民起义又有满清入关的明朝末期,边塞气息混合着末世王朝,乱世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他作品例如《少林寺》系列、《方世玉》等都选择这个时代的混乱中。作品《大刺客》更是选择了烽火狼烟的春秋战国、《十三太保》则是五代十国之中。那些属于乱世的血腥与杀戮,那些来自乱世的阳刚烈性表达的淋漓尽致。[1]
(二)当代与古代综合运用
在张彻的电影时代背景的选择中,可以说是古典和现代综合运用的,不仅有古代的各种乱世。除了上文中说到的众多代表作品选择的古代背景之外,还有以近代乱世之中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作品,例如《唐人街小子》《上海十三太保》等等,这些作品选择了战乱的现代社会,尤其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上海的往事,张彻将视线放在了上海的乱世中也为其作品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乱世色彩。[2]乱世都是一样的乱世,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乱世中的人命如草芥,要想生存必须要不断强大,侠义和阳刚之气便是强大的代名词,张彻选择了乱世是因为他的武侠精神需要乱世来成全,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二、 浓郁的阳刚之气
(一)暴力场面之下的阳刚之舞
血腥和暴力之下的阳刚之舞能将那股阳刚之气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张彻的电影中有众多的“盘肠大战”,大量的暴力血腥场面可谓触目惊心,张彻武侠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十分丰富,激烈的格斗场面、正面人物以寡敌众的盘肠大战,无数好看的群雄逐鹿,各种超乎常理伤害之后的绝地反击。其中作品《保镖》最能体现,整部影片最为吸引人的当属最后的塔内伏击之战,主人公骆逸的鏖战,四面埋伏、无数杀机,各种格斗场面蔚为壮观,塔内的七级浮屠更是体现了张彻电影中血与肉的祭奠。而且在张彻的电影中的主人公有很多都是单枪匹马闯荡江湖的英雄,而且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不计名利得失的不羁英雄。张彻电影中的“盘肠大战”中的那些溅在每一步中的血映照着勇士的勇往直前,将“阳刚之气”跃然于荧幕之中。
(二)英雄末路的舍生取义
凡是都过犹不及,英雄亦如是,在张彻的电影中的那些英雄都是血气方刚的英雄少年,英雄注定是悲凉的,犹如绚烂绽放的烟花,那些绚烂之后的灰烬与寂寥才更能凸显出英雄的阳刚之气。在张彻的电影中,那些英雄任务例如《马永贞》中的谭四和马永贞以及《大刀王五》中的王五,都为了伸张正义以死明志,在生命最为绚烂的时刻选择绽放之后沦为灰烬,让最绚烂的一刻定格然后完结,没有“英雄暮年”的英雄显得更加阳刚和热烈。在张彻的电影中,英雄的视死如归并非只是英雄生命的完结,而是英雄精神的极致表现。张彻的电影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这也是英雄的归属,更好地展现了张彻武侠中的英雄情怀。
(三)惺惺相惜的英雄情怀
在张彻的电影中,儿女情长显得很淡,而英雄之间的兄弟情义、惺惺相惜则展现得更多一些,在他的电影世界里,那些英雄们都为了师徒之恩、兄弟之谊来赴汤蹈火,“士为知己者死”的桥段在张彻的电影中比比皆是,《断肠剑》中的李岳以死来报答朋友的知遇之恩,《报仇》中的关小楼则是为了兄弟情义。在张彻的电影中“冲冠一怒为兄弟”也有女性的烘托,昙花一现的爱情也是用来衬托兄弟之间的铁胆豪情。即使在以女侠命名的《金燕子》中,虽然也有柔情,但是更多的却是诉说的主人公学习武艺报仇雪恨的故事。张彻的电影中重视手足兄弟,因此塑造了大量的荧幕兄弟像狄龙与姜大卫、王羽和罗烈等等脍炙人口的荧幕英雄搭档。可以说张彻的阳刚精神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这些兄弟的情谊与肝胆相照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