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是当“发光体”还是“黑洞”?–《改变人生的谈话》读后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改变人生的谈话》是黄启团老师的书,百度上关于黄老师的介绍是这样的:心理学导师,应用心理学推广人、心理学作家、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广州市智慧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 ,壹心理联合投资人、NLP学院网创办人。这本书对说话的方式方法做了一系列的剖析,每个方式方法都有相应的例子说明,语言亲和易懂,读起来不费力,还能收获不少。

是当“发光体”还是“黑洞”?–《改变人生的谈话》读后


读完这本书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刚好通过写读后感把当时的读书笔记整理一番。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里面的说话方式,需要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运用自如。
语言的力量可正可负,老话常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力量可大可小,有人说一句顶一万句,有人说了半天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可见话怎么说,还是非常有讲究的。
/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 。行为有对错,能力没有,就像一个坏人拿剑杀人,那并不是剑的错。当我们能肯定一个人的动机和能力之后,对方才能够敞开心门,接受我们的建议。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找出他值得肯定的地方,把他放在对的位置,然后告诉他他还可以变得更好。/
小孩子的一些举动莫名其妙又让大人抓狂,这些行为背后有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动机?比如,小帕雷喜欢搬凳子趴到窗台上往外看。因为觉得有掉下来摔伤的危险,我常常都是唠叨和呵斥,但成效不显著。直到我耐着性子跟他一起看,才知道他是在观察楼下的垃圾车分装垃圾。帕儿说垃圾车每天来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很快就走啦,快看呀。跟他一起看完,再跟他说,安全第一位,看垃圾车工作没有问题,不过要注意自己的安全。看完不要逗留,要赶紧下来。
/人注定要改变世界,不是让世界变得更好,就是让世界变得更糟。你是愿意当“发光体”还是“黑洞”?/
去参加帕儿幼儿园的家长会,班主任的PPT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要分享快乐而不要负面引导”,所谓的负面引导,就是因为语言能够引发我们神经的某些反应。比如妈妈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人欺负你啊?原本孩子这一天在幼儿园待得挺开心的,这会儿就开始在脑海里搜索某件已经快要被忘却的不愉快了。人注定要改变世界,以前从来没有觉得如此普通的自己跟改变世界有什么关联。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是希望并且愿意当发光体,发光体让人想要靠近,而黑洞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以免被吸进去,永远也出不来。让世界变得更好,哪怕只是变好一点点,也不错。
/所谓限制性信念,其实就是一种框架,是某些阻碍你人生获得成功快乐的想法,这些想法限制你的潜能发挥,让你的人生陷入某种困局中。如何识别这些病毒性的信念呢?很简单,所有的信念都会表现成语言。限制性语言有三个特点:无助、无望、无价值。/
 
限制性语言模式,就是在一点一点给自己添加沉重的枷锁,划定自己能够行走的结界。破除限制性语言模式,就是要一点一点地打碎限制的边界,一点一点深入地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以尝试吗?”“还有吗?”“如果还有的话,会是什么办法呢?”
/位置感知法通过设定“自我”、“对方”和“大众”三个框架,让当事人从三个不同的框架看问题,通过这三个框架,不断拉宽对方的视野,让其切换到更大维度去看问题,从而达到让对方自我觉察的效果。位置决定视角,视角影响观点。/
 
站位不同,考虑就不一样。俗话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就是类似的意思。位置感知法用来说服别人的时候很有效。当局者迷,迷就迷在他跳不出来自己的站位,只从自身思考。而通过提问,让他从对方、大众等不同的框架来看问题,他就能跳出自身站位,获得不一样的觉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