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闲说“读书四境”(2)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所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的智慧、识见、选择与决断。近来有一则关于“二舅”的视频意外走红网络,大约就是二舅的人生智慧实在令众人钦佩有加。面对乏善可陈的不幸人生与接二连三的重重磨难,“二舅”以大智若愚的坦然与游刃有余的从容,远远超拔于苦难之上成为一个生命的强者!“二舅”教会我们:直面命运给予的躲无可躲的一切,尽自己所能谱写属于你的独有人生之歌,你就是人生赢家!“二舅”的人生,应是读书至第二境最极致的写照罢。
 
03
读书第三境:格物求真之境
 
 
清代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治学悬思、苦索、顿悟“三境界”说,并借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宋词三佳句来作喻。推论读书至第三境,大略类此治学之境。《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入此境,乃是博览群书而有疑,疑而审问、慎思以求真,于是明辨、笃行,不断深入探究、苦苦追寻、穷根究底、寻求真相。入此境者,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只不过经过上穷碧落循环往复的求证探寻,斯山斯水已非昨日之山往日之水。入此境也,有目标而笃行不辍,勤耕耘兮踔厉奋发,苦求索于抽丝剥茧,求真知也得大欢喜。读书入此境者盖寡,非有志有为并有毅力者不能为之,于此境孜孜以求兢兢业业者,亦多为学有所成受人尊敬的饱学之士及成绩卓著者。
举个较为熟悉的例子,2021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北纬四十度》一书,其作者陈福民先生是笔者大学时授业老师。书中收录的十一篇文章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老师笔下的这些事件这些人物似乎又不同于过往印象,纠偏、修正、求真、复原,或许便是老师著作此书的初衷。因为老师在漫长的历史阅读中不断生发兴趣、产生困惑与思考,进而通过继续阅读或者解决了疑问或者加深了疑问,“果真如此么?”“一直如此,便对么?”乃至于不搞清楚不整明白就会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很不甘心”,于是“尽自己可能把‘二十四史’中与本书论题和人物故事相关的材料又摸了一遍,还包括各种断代史、专业史、历史理论及古人的笔记。”在基于史实不断深入思考往复进行探究基础上,老师又在北纬40°沿线进行了十数次的实地探访、比照辨析、沿路追寻。
就这样,以历史为经,沿北纬40°地理带之纬,既读有字之史书,复勘无字之地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在北纬四十度的前世今生里,一个个在历史烟尘中半遮半掩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作者笔下以更清晰更本真也更生动可感的样貌姿态渐渐隐现:费尽周折推行“胡服骑射”、极大推进文明融合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却因缘际会匪夷所思于“沙丘之变”死于非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鲜卑族中原化而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其弃旧图新的政治远见及厉行改革的一波三折简直令人拍案称奇;令“懦夫愧色”的“和亲公主”王昭君们那埋葬在历史深处的艰辛、贡献与默默牺牲,让人钦佩之余又不禁深深叹息;宽仁爱兵的汉之“飞将军”李广果真只是“惜乎,子不遇时”而写就了不如意的失败的一生么?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甥舅二人,以其卓越军事天才、过人胆气和惊天之勇,为汉武帝的青春帝国赢得安全与荣光,一向“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在呈现其卓著历史贡献时,真的做到了毫无个人喜恶偏好的客观公允么?
……在对一段段历史的抽丝剥茧的深入追索中,宏大的历史叙事间那些隐秘的逻辑常理及隐藏的诱人细节,如草蛇灰线般被作者寻踪追索,不断发现并发掘,于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调整历史故事的讲述,重新塑造历史人物”,而“打开一种被遮蔽的历史真相”。伴随历史真相逐渐复原,探究追寻之旅得以达成,于是一部兼具文学意义与史学价值的饱蘸心血之作《北纬四十度》终于呈现。读书达至此境,多属“自讨苦吃”,在不懈探寻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痛并快乐着”,获得的应该多是精神层面的愉悦及自我实现的满足,这也十分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说,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信哉!此境高妙且颇多诱惑,乃是吾辈之努力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