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骑驴(2)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汝何人?辄敢无礼!曰:乞供状,无姓名。曰:曾用龙巾拭唾,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道上不许骑驴?这个传说,不辨真伪,但比较附和李白的一贯作风,骑驴上华山,被县官拦下,不道姓名,却说自己用皇上的手绢擦过嘴,杨贵妃亲自捧过砚,高力士给脱过靴……你就看着办吧,天子殿前老子都能骑马,难道你个小小的华阴县还不让骑驴了?不管李白骑驴上华山真假,失意总是真的,所以后来对骑驴人的一句普遍的定位还算中肯,即“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异曲同工,“蹇驴破帽”也成为穷人失意象征。微风燕子斜,细雨骑驴归。驴子之所以成为文人坐骑,也正是因为其低矮、卑贱或是低调、卑微,才符合文人悠闲与落泊的境遇以及消费层级的,要为文人觅知音,非驴莫属。
 
 
 
到了宋代,中原王朝的产马区基本沦陷,穷书生数量不断增加,马匹供给更加稀缺,文人骑驴已无关风雅,而是刚需,真正与驴子打成一片了。自宋代开始,山水画中大量出现文人骑驴的形象,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共有45头驴,大宋的驴比马使用频率更高,骑驴的不光是文人,还有商人和普通市民。但,越是驴多,越是想马,宋词中对马的迷恋超过了唐诗,《全宋词》中马的意象出现了1800多次,而写到驴的仅30多首词。像辛弃疾这样可以提刀上阵的豪放派,更是喜欢“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气概,卧床的陆放翁已经僵卧孤村了且身边只有驴,也要半夜神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马背驰骋,他们就算骑在驴背上也必须找到骑马的感觉,这叫政治正确。而《全宋诗》中涉驴的就多了,足有900多百首,我们因此有理由相信“驴近诗”或者“诗近驴”。
如白玉蟾的“明旦乘驴芳草路,绿杨深处听啼莺”,刘克庄的“骑驴送客一壶随,汗透中单热似炊”。至于作诗劳模陆游陆放翁也是懂驴的,他清楚驴跟马的区别,也清楚自己终归还是诗人,“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乐意不乐意,驴还要骑,诗还要写。驴子虽是骑乘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入了诗的意境,骑驴觅句,乘兴泛舟,诗思诗兴,非驴不可。
骑驴是低调且又高尚的一件事,低至驴背并不算寒碜,高到生死契阔却自有风骨,甚至连有记载的传世烈酒都入了驴的话语体系,想办法与骑驴沾点边。《三国演义》中的三个骑驴人,吕伯奢、黄承彦、诸葛子瑜都算是高尚之人,只可惜吕老先生命运不济,遇人不淑,被曹操挥剑砍于驴下,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老丈人,当年没看错这个卧龙女婿,因此骑驴时惺惺相惜便吟了他作的梁父吟,至于诸葛子瑜则是借儿子诸葛恪的聪明才智,白得了一头驴骑着回家了,诸葛家的人有骑驴传统。《洛阳伽蓝记》记载,吾乡“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河著名的“骑驴酒”,因擒匪立功,又被誉为“擒奸酒”。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产的一种至烈白酒名叫“闷倒驴”,据说最高酒精度数可达70多度,比传说中另一种草原烈酒套马杆还烈,看来在酒劲上马不如驴,驴有韧性,韧至极,曰“犟驴”。
驴酒至情至性至烈,堪比以驴性泡酒,余送其四个字:一门盅烈。
 
 
 
如今,驴行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能骑到驴,在我老家晋南的村里,当年骑驴是卖豆腐杨二和我二娘回娘家的专用工具,不同的是杨二的驴是拉磨的草驴,我二娘的驴是善长行脚的叫驴。我小时候常偷骑家里的一头小驴,那驴年幼却跑得飞快,我以为骑马也不过如此,据说耶稣当年进耶路撒冷城时骑的也是一头驴驹,他的驴驹应该没我的跑得那么快,那时我离懂一头驴还需要时间。少年时代骑驴跑过,能搅起一阵风还嫌慢,现在需要一头老驴可能更适合,一直觉得在众多的骑乘工具中,驴最适合中年人低调出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