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明朝的内阁制度(2)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内阁办事所在地——文渊阁
第一阶段:起源
自明太祖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之后,面对来自全国的政务,他颇感力不从心,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一开始,这些学士的品级都不高,但由于可以接近皇帝,往往学士们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职务,并且学士们仅仅负责顾问,无法私自做决定,权力相当有限,而且没有常设的办事场所。明成祖即位后,由于其时常发动对于蒙古的征讨,所以对于其他政务必然无法做到事无巨细。于是,明成祖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成祖朱棣
按照明成祖的设想,他将决策权牢牢把控在手中,建议权在于内阁,行政权在六部,同时各个机构之间相互牵制以达到完美的权力架构。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国家每一个角落。在这个时期,“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内阁的权力较小。明成祖似乎很有自信,他认为可以将内阁完全控制,但历史真的会如同他设想的那样吗?
第二阶段:发展
历史的进程没有按照朱棣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内阁终究还是做大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如果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那么自然也压制的住内阁。但如果君主年纪较小或者比较昏庸不理政务,那么,内阁的大学士又是朝廷上最有名望或是能力最强的文臣,自然就无可置疑的负担起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责了,这真可谓是水到渠成。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能够管理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这个过程中最为典型的事件就是1425年仁宗以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从此内阁权力便发展而不可止了,这一过程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内阁办事制度的稳定化、流程化,虽然没有能制度化(变为文字和规章制度),但依旧形成了一系列的不成文的规章,例如政务处理的流程化、规范化,这一套颇为完善的政务流程是:
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例如进入内阁必须要有响应的品级,就是内阁的大学士往往要兼任尚书或者有尚书衔。原本明太祖规定大学士只有五品,但后来居然发展到没有二品官职不能进入内阁。不得不让人感慨变化之大。这就变成了大学士在进入内阁前必须要兼任一部尚书,这反而形成了一个与英国现代内阁制度相似之处(英国内阁包括各部大臣,如财政部长、外交部长等)。只不过二者成因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因为进入内阁的资质限制才不得不兼任之,一个是内阁成员担任各部大臣有利于统筹各个部门的情况,作出有利于全局的规划。

明朝的内阁制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