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娱乐新闻

穹顶之下的雾霾让谁的心最凌乱

2024-01-20 来源:你乐谷
几年前,在柴静的《看见》里,我曾经被当时那个知性、干练的央视女记者深深地打动过,在她身上,总能让人看到一种自沉静中投射出的坚韧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总能使人感受到她的诚恳。柴静就是这样,以一个媒体人的果敢与担当、勇气与责任,以一贯的犀利、理性、深入、克制的理性思维,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走近她的人们,吸引着大家认真地听她说话。

穹顶之下的雾霾让谁的心最凌乱


昨天下午,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上线了。因为柴静,我在第一时间看完并转发了这部纪录片。截止到今天早上,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这部片子已经在微博圈和朋友圈刷爆了,大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拍这部片子的幕后故事,也再一次被柴静的勇气深深折服。这样慢慢地听,细细地想,很多人都从自我的世界中一点点走了出来,原来我们谁都没有这样认真地审视过身后这个国家,是柴静这个新闻人提醒了我们,她用自己的调查经历和内心感受,告诫着每一个中国公民:我们之所以在这个国家感觉到无力,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忽略掉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在中国,雾霾是公共话题,它的存在也是国人头顶上空挥之不去的阴影。当这个话题被柴静像像子弹一样打出去的时候,我们自然也能看到这颗子弹不同的弹力。网络上有人把这部纪录片喻为现实版《皇帝的新装》,比起这部纪录片本身,这个比喻,着实更叫人痛心疾首。所有的事实和真相就摆在那里,我们不是没有看见,而挺身而出的柴静,竟成了童话里的那个孩子,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
事实上,柴静在做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她已经做了妈妈,是出于一个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也好,还是出于一位年轻母亲的大爱也罢,拍这部片子的初衷,定然是她对内心自我价值的一种追求。所以,柴静在这记录片里依然还在表达着她对国家、对社会永远放不下的责任感。
黄河、长江看见了,城市、乡村看了,年轻的母亲看见了,无助的孩子看见了,苍白的病房看见了…….整个中国都看见了。柴静就这样,用她的记录片拷问着每一个看这部片子的人们,她在让我们看到了生存危机的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她让我们的政府看到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该怎样保护我们爱着的人们。
柴静在这部记录片里,从很多个方面,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雾霾的话题,以“雾霾是什么”、“雾霾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如何应对雾霾”这三个方面,重点剖析了笼罩在中国上空的这个穹顶。又从煤和石油的燃烧、车辆和工厂的监测、法律法规的实施、软弱的社会体制、国外先进的例子,以及身边的点滴小事等方面详细揭露了这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
可以说,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就是一部将公益广告与新闻报道、科学普及、法制普及互相综合起来的纪录片,但是它又与其他科普和公益广告完全不同,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内容的影响性,它一直都在告诫着我们的公民意识,告诉我们在面对雾霾时候的警醒,告诉我们有选择自己生存环境的权利,也告诉我们在行使自身权力的时候,完成有些义务仅仅需要举手之劳。
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站出来后,那些向来不苟言笑的专家站了出来,焦头烂额的环保处长站了出来,就连一向无比自信的中石化总工程师也站了出来.....而这些人的出现,竟然却让我们想到了那么多、那么远,也那么痛的东西。
这群人的现身,让我们想到了古希腊的城邦,想到了一座城堡的倒下;想到了集结的蓝绸,蔓延的黄沙;想到了共和的会议厅,也想到了穹顶之下的挣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