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我想念您了。不见面的时候,希望您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屈指算来,也有七八年没有见到高姨了。上一次见面,我还在城里,她的先生还活着在。我过长江到江南山里生活后,她唯一一次联系我,是两年前的夏天,她先生刚刚过世。她给我来信,希望我能给他相濡以沫一辈子的先生写一篇文章。那时疫情正紧,连她在外地的女儿也回不来送别先生。
我认识高姨之前,先认识她先生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很有名”。有一天,一个杵着拐杖的老者找到报社,指名道姓要见我。我认真听了他的诉求,然后问了些细节。他依旧大声说着自己的话,对我的提问丝毫不作答。有认识老者的同事笑了,说:“老先生耳聋,你用笔写出来给他看。”我们俩就这么“聊”了起来。

我想念您了。不见面的时候,希望您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


事后,同事惊诧地问我知不知道他是谁?我说才知道他叫龚艺岚,不知道他是干嘛的。“他是合肥四大家族龚家大少爷,逍遥津以前都是他家的。”我曾写过合肥解放之初,接管城市的解放军对逍遥津是栽水稻,还是留作花园有过争论,后决定留作花园,让劳动人民也享受美好。我查过合肥县志,发现同事他真没撒谎。只是没有把逍遥津与眼前这个耳聋老者联系到一起。他家花园充作劳动人民乐园时,年仅17岁的他指挥万人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庆祝合肥解放。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他,音乐、美术天赋异禀,小礼帽、吊带裤,一副大户人家少爷的派头。
许多年后,我涉足书画艺术圈时,方知道龚艺岚先生是安徽书画艺术界无法绕过的一座山,许多后来艺术很有成就的人都曾受过他的教导与恩泽,人称“画坛师父”。
龚先生那时已年过八旬,他心心念念要编辑出版一部画册,我时常帮他做点搜集资料的事情。先生耳朵聋,我每次去他家与他大声说话,辅之于写字,“聊”得忘了吃饭,不知天黑。每次都是高姨来提醒他:该让小何走了。临出门时,先生总是抓着我的手,送到小区外。我走出很远了,他还伫立路边。
那段日子,龚先生一直纠结在他画册前的自序中要不要写进高姨的祖父,高姨多次劝他不要再纠结这件事情了,也不必写进文章里带人家为难。我曾翻阅过他几十年间为高姨祖父写的诉状厚以尺计,每每议起仍然愤愤不平。龚艺岚到浙江美院读书时,别人学绘画ABCD,他已是很有名气的画家了,担任班长。后来,浙江美院低年级同学曾将1958年首届中国画系毕业班的班长龚艺岚和刘文西、李山并称“浙美三杰”,当成学习楷模。我在高姨家曾看到潘天寿院长临别时赠龚老的一幅《雨打芭蕉》画。龚老说,“潘院长专门给我画了一幅水仙花画,我说喜欢你的芭蕉。潘天寿盯着我看了会,收回了水仙画。过几天,他喊我到自己家去送了这幅《雨打芭蕉》。”
刘文西、李山后来都成为名冠全国的大画家,龚老仍在一地甘为人梯,有人为之惋惜。高姨说,“幸亏他四十多岁时打针把耳朵打聋了,不然,以他的性格路见不平一声吼,可能早就死了。”高姨说的也是实情。
龚老女儿梅梓回国时,我曾请龚老、高姨与梅子到我爱人的厂区吃过饭。龚老画册出版后,我爱人出资为他举办画册出版发行暨艺术研讨会。那天来了百余人,省城画界知名人士差不多都到场了。我主持了那天的座谈会,目睹那些白发老者在发言时恭恭敬敬向龚老躹躬,称没有龚老当年的帮助与教育,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高姨去过我爱人的厂区几次,约略了解厂里当时的艰难处境。她以自身的经历开导我爱人: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富贵多只是一时的生活,也只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和体验。不迷恋富贵,不为名利所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才能从容淡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