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天下奇观,喀喇沁的“冰石谷”(2)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这里的花,较比城里的花,自由梵净、充满野趣、小巧玲珑、鲜美艳丽,令人陶醉。
到了中午,妹妹们用木柴大铁锅做农家饭,贴小米黄豆面饼子,排骨炖豆角。嫂嫂们摘了园中的各种生鲜菜,拾掇了满满一桌子。盛盆的排骨炖,佐以小葱生莱蘸酱,顿使小院芳香四溢,行人馋涎驻足。
这所院套,是小妹的大学学长邵主任表妹的家,一家人进城后,在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当主任的邵先生便租了过来。每年春天,他会利用闲暇之日,从赤峰约上两三位好友,到此憩息小住。还要经常深耕浅作、点豆种瓜。到了夏秋,院里的一排席地,变得姹紫嫣红,架上黄瓜豆角,架下柿子茄子,想吃什么,都是妥妥的有机食品。
这个院落算不上庭院深深,但却方方正正,我们开门进院时,最先引起我们食欲的,是挨着南墙的一排樱桃树。此时樱桃正红,部分熟透的,经不住连续的降雨,已告别母树,落在地上。邵主任打开院门锁头后,便热情地召呼我们,“摘樱桃吃!”
邵主任表妹的这个家,离“山戎部落”内的冰石谷景观很近,邵主任接管这个家后,把这个庭院拾捯的很好,室内置备了所有的家用电器,五间红瓦白瓷砖镶嵌的大瓦房内,最东边的一间是火炕,火炕是由后面厨房间的大灶提供热能的。这口大铁锅下边的灶门里,贴饼子时干柴烈火噼啪作响、忷忷燃烧。笔者有一种感觉:这种木火就是历史的脚印、文明的遗产。这个遗产,同村里仅存的几处白墙青瓦的房子联系起来,肯定会引起著名作家、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冯骥才老先生的兴趣。当然,不仅是冯骥才这样的为了保护古村落古民宅,不惧压力走遍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还有像建国初期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不惜名利与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市长吴晗叫板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这样的大文化学者。他们都在为民俗文化奔走呼号……
吃过樱桃后,放置在门口的一个老物件引起我的极大兴趣,这个老物件是一辆近乎散架的“二马车”。它放置庭院门口处的墙根底下,笔者详细察看了这辆马车后,断代结果是,这辆车应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以前的“文物”,因为体量小,笔者确认它不是那种一辕三马式样的生产队用的“大车”,而是配制独马独驴独牛拉用的“二马车”。此车,只剩下了一副车架子,没有了车轴和车轱辘。老榆木的车身布满裂纹,几近腐烂。另外,笔者还注意到,车的全身连接点除了卯榫结构以外,都是旧式铁匠炉抡锤手工打制的大帽卯钉,那钉子长满了红锈,正在深度腐烂。
对于这个小村子,我想写的内容很多,比如村前湿地里腐树下的一簇簇已经发黑变硬变干的小白蘑。比如我和小妹夫想去村后边走走“羊道”,闻一闻草木的清香,可泥泞的湿地却无法通过,还踩了一脚牛屎。但是,有一句话,必须写给村两委的当家人:你们不要仅仅为了眼前的所谓政绩,再拆毁剩下的那几户小青瓦房了!你们要“罗成的枪向后看”,把那几间仅存的小青瓦房保护利用起来,它是这个村子的文化基因,是这个村子的活化石,它具有城市博物馆的功能!你们要把那卦小马车,还有镶嵌在老松木框里的鸡蛋滚子、老碾房里的老碾盘、老轱辘、老犁铧子、老压水井、老辘轳井的水斗子,以及一切有痕迹有温度的老物件,统统拾捯起来,放在那些无人居住的小青瓦房院落里,办个东局子村史博物馆。只有这样,当那些渴望文化滋养的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访胜寻幽时,它自然就会告诉人们,这个村子的曾经和过往,知道喀喇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冰石谷
最后说冰石谷。
走在冰石谷两侧的木栈道上,一般都能看到,在以桦树松树为主体的苍翠林海中,忽然出现了镶嵌在流水线上的土豆一样挤压在一起的诺大的石头群,竖插插地布满了一条沟。笔者的第一感觉,这些土豆或者鸭蛋的石群,都是流淌的,挣扎过的姿势。然后形成了这条长约一华里、宽100米的石头河,这条河就是冰石谷。据考证,它是2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