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两个一等奖作品(6)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红英回来了,就说:两个孩子我养吧。
几年以后,俩孩子慢慢长大了,村里就有人给红英张罗婆家。红英也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孤儿。
但红英总是摇头。人们就叹息,看来红英是要带着这俩孩子过一辈子了。
人们不知道红英什么时候有了文化,红英在村里办夜校,教村里的妇女们认字、读书,红英成了村里妇女们的主心骨。
两年后解放了,当地方临时政府把军烈属的牌子送到红英家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红英嫁过人了,嫁了一个八路军,红英是等着丈夫回来的,可是等来却是丈夫牺牲的消息。
也是在那一天,人们知道了红英党员的身份。
过了一年,人们给红英张罗婆家,红英就提了三条:一,根红苗正,要是贫农;二,人老实,身板壮实。第三条最要命,就是得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嫁。
当时,我爷爷家是村里最穷的,就应了。
 
奶奶就嫁了。
红英嫁给了我爷爷,红英就成了我的奶奶。
红英嫁给我爷爷的那天,张寡妇和儿子还有王五的儿子,也都改口叫了红英“娘”。
人们说,奶奶出嫁的那天,穿了一件红褂子,成了村里最漂亮的女人。
也是从那以后,奶奶总是喜欢穿红褂子,大红、枣红、水红……,反正只是要红色的,奶奶就喜欢。
听说奶奶嫁的那天哭了,哭了老长时间。
可是,嫁了以后,基本没再见奶奶哭过。尽管,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奶奶都没哭过,家里若有人因为什么事哭,奶奶先劝两句,劝不动,就训斥了,哭什么哭,哭能解决什么问题。
奶奶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大事小事,哭鼻子抹眼泪儿,最多不能超过半个钟头,超过半个钟头了,就上笤帚疙瘩,打。
所以,家里人养成的习惯是,能不哭的绝对不哭,实在忍不住的,顶多哭两声拉倒。
那时候,家里都吃高粱面窝头,有时候高粱窝头也吃不上了,奶奶就去地里挖野菜、刨茅根、捋树叶子,回来变着法儿地做成饭吃,一家人都没饿着。
奶奶还偷偷养过两只母鸡,白天锁在木箱子里,偶尔开箱子喂点食,到了晚上把大门锁了,才抱出来让鸡遛遛腿儿,那时候,每到晚上一家人看鸡在屋里散步,成了必备的节目。当然,人们最盼望的不是看鸡散步,而是盼望着有一天能吃上鸡蛋。
后来,真下蛋了,一家人偷偷吃鸡蛋,其实不过是尝尝鸡蛋味儿而已,一大锅里就那么一两个鸡蛋,都散成沫沫了。可不就是尝个鸡蛋味儿。
我爸后来总说,这辈子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鸡蛋。
就是那么困难的那几年,奶奶的红褂子还是时常穿在身上。
后来,分了地,日子渐渐好过了,奶奶带村里人开荒、种棉花,发家致富,三八红旗手,省劳模,戴过好多次大红花。奶奶更是比以前收拾得利索精神了,小红褂子一穿,下地、赶集,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
奶奶还爱剪窗花儿,大红纸一铺、一叠、剪刀一走,金鸡报晓、鸳鸯戏水、连年有鱼、抓髻娃娃、喜鹊登枝、鹿鹤同春、一马当先、孔雀开屏……就都出来了。
人们说,奶奶的手真巧,奶奶就毫不掩饰地骄傲。后来,全村人,不管是盖屋上梁、嫁娶添丁,都喜欢上奶奶这里来求一副剪纸,图个彩头。奶奶来者不拒,还给人家送上满满的祝福。
后来,乡里还要给奶奶申报个什么“民间艺术家”,奶奶这回倒一反往常的高调,说不了,不了,这真当不起,我这个不过是乡村土野的小路子,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我在电视上看过,人家那什么“大好河山”、“清明上河图”、“龙腾虎跃”、“九鲤戏水”、“晴雯补裘”才是大作品。我剪不来,再说我也老眼昏花了,剪不动了。
但人们依然保持尊敬与热情,奶奶虽然剪不了,但奶奶懂的可真多。人们对奶奶仍然怀着敬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