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话说秦巴“盐茶礼”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随着时间的流失和岁月的更新,民间一些东西渐渐消失,但也有一些东西经久不衰,且演绎得愈来愈浓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有不同的礼仪,有不同的遵循。民间礼仪更是有它的地方色彩,不可苟同,也不可代替,特别是当今网络时代,一些地方的古老传统文化就传播得更快,更广泛,更深刻,更加出神入化。也有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此说道说道,旨在抛砖引玉。
这里主要想记载的是:在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及川陕交界之地,特别是楮河流域就广泛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俗礼仪——开盐茶礼。在婚姻礼仪中,缺少了“盐茶礼”是会被亲朋数落的。

话说秦巴“盐茶礼”


在古代婚姻结缘时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又叫“吃茶”。据《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曰吃茶。”在科技欠发达时代,人们认为茶树移植则不生,要种茶树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从订婚至结婚,常举行下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三茶六礼”等仪式。
茶叶与婚礼结缘,追溯起来当始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备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古代种植技术较差,凡是移植的茶树都长不好),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在明清时,更是形成了成熟而盛行的茶礼风俗。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清《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更是有王熙凤打趣林黛玉:“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 所以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过去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物质匮乏,盐和茶是人们生活中十分珍贵的物品,难怪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尊称为“佳茗”,盐尊称为“海誓”、“金沙”,海枯石烂盐不变,寓意一对新人恒古不变。尽管古人认为茶树只能用种子繁殖、移植就会枯死是一种误解,但祝愿男女青年爱情专一、至死不渝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的。在现代生活中,我国许多农村不仅仅是汉族也有其它少数民族仍把订婚、结婚称之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
在陕南及川北的民间凡是男方到女方家去订婚或者娶亲,不仅要备一份茶礼,还要在隆重的交礼仪式上,都有行“开盐茶礼”这个重要环节。
 
男方在准备礼品时,需专门买两张四四方方的构皮纸,每张皮纸内放稍微小一点的四方红纸一张,再分别放上一把盐和一把茶叶,然后封严实,并准备好“盐茶礼”红包,随礼物带到女方,在举行交礼仪式时,将盐、茶包打开放在礼桌前沿,女方主家拿出两个碗或者碟子,摆在盐茶的两边。在知客司宣布交礼仪式第一项“祝神”(点燃喜蜡、喜香,焚化喜钱,燃放鞭炮)过后,第二项就是正式举行“开盐茶”仪式。
 
一般由女方提前确定未满12周岁的小女孩一名,站在堂屋中间,距离礼桌约三步远,严肃认真地作一个拜拜(女子行礼的一种动作),口中高声说道:主家堂屋红烛亮,檀香飘来满屋香,押礼先生满面春光,不知红包有没有带上?押礼先生赶快说:带上的,带上的,随取一个小红包赏给小女孩。小女孩拿到红包后,向前迈出一步,又作一个拜拜,开口高声说道:主家金碧辉煌,今日高朋满堂,桌上礼物齐全,押礼先生风度翩翩,要想盐茶开开,再把红包拿来!押礼先生赶快回答说:主家六亲聚会,亲戚到此满屋生辉,唯有这聪明的小女子口齿伶俐,我说不过你,幸好还有一个红包赏给你,开个盐茶拜托你。随取出红包赏给女孩,女孩接过红包,再向前迈出一步,就到了礼桌跟前,再作一个拜拜,开口说道:茶叶树上长,盐是海中生,盐茶放一起,便把客来请,押礼先生太高明,要想开盐茶,红包拿来才得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