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我熟知的王刚财先生(2)

2024-01-18 来源:你乐谷
王刚财先生是春荣镇街北王家第四代传人,用俗语,他是“恒丰堂”的正根第二代传人。王刚财先生比我大两三岁,在村里和我的父辈是同一辈人,所以,村里和我同辈的兄弟姊妹们都尊称王刚财先生“王叔”。
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财叔一大家子人还住在春荣街土城根下的地坑窑洞中,就是现在的春荣镇富源小区那个地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迁居到我家偏东北角的新地坑窑洞居住。因为刚财叔长的白净帅气,村里的其他叔伯婶娘都称呼他是“白娃”,而很少有人叫他的名字。而他也常常把自己的头脸洗的干干净净,衣服鞋袜也常常显得一尘不染,比街道那些机关单位的干部和职员都显得洋气精神。而我最羡慕他那时候有一支金星牌的墨红色钢笔。他写的一手带劲的钢笔行书字,至今想起我也每每赞叹不已。那还是我同他的弟弟儿时一同在他家玩耍时留下的印象。
除了见到过刚财叔用钢笔练习写过几次街道壁报栏里的标语,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刚财叔读书或者写字的学习景象,也很少见到他在田地里干农活,倒是她母亲和我的母亲得闲空在一块儿聊天拉家常时的感叹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家刚财不爱读书,也不入庄稼汉的门,每天只知道在街道上闲浪荡,将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其实,刚财叔早在心里就有自己的小九九。这个最初的梦想是他在学校读书时就产生的,具体的说,就是在农村土地承包在陇原大地推行两年后的那个时候起,刚财叔就有了在春荣镇的街道上做生意的想法,虽然他牢记“一根货郎担富裕一家人”祖训,可是他梦想着最好是有一个很招眼的店铺,让他把祖传的那块镶着“恒丰堂”三个大字的木匾重新在店堂中央悬挂起来。
随着土地承包和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繁荣发展,广大的农村人民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家家有余粮,户户展新颜。刚财叔初中毕业那一年,春荣镇的老街上先后出现了多家经营烟酒糖茶副食小百货和棉布针织衣帽以及五金农资杂货小铺子,还有三个卖馒头炒面烩面和家常便饭菜肴的小饭馆,个个店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来来往往,尤其是每逢三、六、九日的逢集天,老街的石子路边两侧摆满了卖时新水果蔬菜和葵花麻籽的地摊,还有几个卖麻花凉皮凉粉活络面蒸鸡肉羊肉泡馍等名胜小吃的地摊,个个都是生意好的没得说。可是这些火爆的场面并没有吸引起刚财叔的经营兴趣,他依旧在老街上晃来晃去的观看着,思考有一个很好的经营项目,让自己尽快摆脱贫穷的生境困扰。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深思熟虑后,刚财叔终于开始了自己作为生意人的第一个站口。

我熟知的王刚财先生


身无分文的刚财叔苦苦哀求在老街有杂货铺的大姐夫借给自己150元钱,他花120元钱买了一部海鸥牌的胶卷照相机,又买来灯泡电线和按钮开关等物品,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冲印相片的曝光箱,等他绘制照相用的背景彩图时没钱了,又向我父亲借来50元钱买来画笔颜料和画布,自己绘制了两张大彩图,等到备齐相纸和胶卷切割相片花边的割刀等物品以及摄影棚后,借来的钱已经花费的不足三元钱了。当时正好赶上相邻的湘乐镇举办为期一月的物资交流会,刚财叔怀揣仅剩的两块多钱,提着自己心爱的照相机,用准备好的帆布包背着必须的那些照相器材奔湘乐镇而去。
农村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那几年,陇东地区的物资交流会一处接着一处,刚财叔的摄影棚也随着物资交流会的举办地迁了一处又一处,因为真诚热情的服务,加上他纯熟精悍的技术,他的摄影生意十分的好。刚财叔和我妈妈还有其他几个婶娘们有一次在闲聊时坦言:他的媳妇是他背着照相机两个月照相赚钱娶回家的。那时候农村的赚钱门路少,一家人有两三个人进山区林场辛辛苦苦干上一年,娶一个新媳妇进家就很令人羡慕了,也难怪村里好多不了解刚财叔的婶娘们都不相信刚财叔的话,或许是我父亲对刚财叔比较了解,对他的话却深信不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