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成都122岁长寿老人朱郑氏去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4)

2023-03-12 来源:你乐谷
人均预期寿命反映整体情况
尽管人类寿命的极限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这个纪录可能只是由一个极端个例来决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人均预期寿命这个反映人群整体情况的数据对个人的生活才更具参考价值。而相比不太确定的人类寿命上限,全球绝大多数地方的平均预期寿命近几十年来都保持增长态势。
2015年时,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协作组的科学家发现全球预期寿命是71.8岁,到了2019年,这一数据增长到73.5岁,其中女性76.1岁,男性71岁。高收入国家相对更高,在这项最新数据中,日本、新加坡的整体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5岁,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甚至达到87.7岁。美国2019年出生人口的整体预期寿命为78.9岁,男女分别为76.4、81.5岁,中国整体达到77.6岁,男女分别为74.7、80.8岁。早在2018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估计,到2040年全球预期寿命仍将继续提高,中国的总体预期寿命有望超过80岁,达到81.9岁,日本、瑞士等国有望超过85岁。
这些预估的总体寿命趋势当然是基于历史数据,因而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当下而言,最明显的影响因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2021年6月,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社会和健康中心的科学家史蒂文·伍尔夫(Steven H Woolf)等人利用2010年至2020年的健康统计数据,特别研究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预期寿命的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这一非常规致死因素在美国成为第三大死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全年共有近37.5万人因此而死。这比任何其他国家,特别是类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死亡案例都要多,也使得死亡率增长了15.9%,85岁以上的老人受影响尤其大。
史蒂文·伍尔夫分析发现,2018年至2020年,美国的整体预期寿命数据下降了1.87岁,降低到了76.87岁。相比来说,其他一些高收入国家总体上也有一定下降,但美国的降幅是它们的8倍多,使得其预期寿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超过4岁。特别是拉美裔、非拉美裔黑人等少数族群,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更大,预期寿命相应下降得也更明显,比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平均降幅要多超过15倍,黑人男性预期寿命甚至降至67.73岁,差不多相当于倒退了二十多年。这一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
诸如新冠疫情等新发甚至未知的传染病,构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一类不确定性因素。虽然近几十年来全球总体预期寿命不断在增长,但包括大规模传染病、战争等因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总体寿命增长的趋势,从而对人类触及寿命上限构成负面影响。
预期寿命有量也要有质
在追求更长寿,甚至挑战寿命极限的路上,如何看待生命,以及如何看待死亡,在当下和未来,都是科学和个人需要不断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百多年前,当大部分人没有机会活过50岁的时候,老年病并没有人关心,而现在,生物医学研究紧盯包括大量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疾病,试图将一些慢性而又致命的疾病的生存年限一点点提高。生命维持设备让没有意识的植物人可以在病床上经年累月地活着,急救技术的进步有时候会让游离于生死边缘的病人在希望与放弃之间做艰难抉择。随着寿命的增长,衰老的身体在摆脱一种疾病得到更长存活时间的同时也注定面临更多其他疾病的风险。相比单纯追求活的长度,过去二十年,健康地活着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从21世纪初起,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用健康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评估人群的整体健康情况。相比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会考虑伤残失能的情况,计算出一个人预期相对健康地活着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不少重病在床甚至失去自主意识的老人,虽然活着,但生活质量并不高。而健康预期寿命的理念和统计指标为减轻人们的疾病负担提供了一个参考,激发公共卫生系统对寿命的关注既要有量也应有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