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袁崇焕墓守墓人真相(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袁崇焕墓和祠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佘幼芝生于1939年,年轻时常年为袁崇焕墓祠奔波,积劳成疾。作为佘氏家族第17代守墓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为保护袁崇焕墓祠四处奔走。佘幼芝的女儿焦颖记得,当时“父母几乎每天都在查资料、整资料、写材料”,能跑的地方母亲都跑了个遍。佘幼芝保存的七个牛皮纸本上,详细记录着那些年间,她曾在哪一天去哪个单位,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佘幼芝的奔走呼吁下,1984年,袁崇焕墓祠被定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袁崇焕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1992年,政府投资5万元修复了袁崇焕墓祠。2002年11月29日,修葺一新的袁崇焕墓祠迎来了祭奠的人们。那天,佘幼芝剪去留了十几年的发辫。当初她曾发誓:一天未修复袁墓,一天不剪头发。
修葺一新的袁崇焕墓祠正式对外开放后,因文保单位中不能使用明火,佘幼芝一家含泪离开了祖辈相依近四个世纪的袁崇焕墓祠,搬到四公里外的金鱼池小区。
2003年,袁崇焕将军的故乡,广东东莞修建袁崇焕纪念馆,邀请老两口南下为袁崇焕守衣冠冢。儿子焦平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表示自己愿意过去。焦平当时在苏州一家企业工作,勤奋努力,老板和同事都很喜欢他。他的女朋友是个朝鲜族的姑娘,为了取得女方家长的同意,和女朋友携手南下执行守墓使命,焦平赶赴女朋友的老家吉林。然而,2003年6月24日,在吉林舒兰,这位有为青年因为一次车祸而匆匆离开了人世,年仅28岁。
焦平的骨灰最终被安放在袁崇焕纪念园里,袁崇焕衣冠冢附近,立有焦平的雕像。佘幼芝给儿子改名“佘焦平”,让他作为佘家的后人守下去。

袁崇焕墓守墓人真相


袁崇焕墓守墓人真相
明朝崇祯三年 1630年秋,18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决定杀掉战功赫赫的袁崇焕。
袁崇焕被杀现场极其惨烈,《明史》中这样记载,“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城百姓,从刽子手争取之。刽子手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间,由且唾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之。骨肉俱尽,只剩一首,传视九边。”
就这样,大明最后的名将被凌迟处死,而且罪名还是“叛徒”,实在让人悲叹。袁崇焕被凌迟后,除了头颅外,其他尸骨全部被围观者生吃掉。
也许上天怜悯袁崇焕,就在他的头颅即将被拿到边疆示众前夕,袁崇焕的旧部佘氏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出来。这是杀头之罪,佘氏深知这一点,他将袁崇焕的头颅埋在位于现今北京广渠门内佘家馆街的自家后院里。
这名佘氏的士兵,临死前留下一个遗愿:子孙世世代代要给袁崇焕守墓。到了本世纪,袁崇焕的守墓人来到了佘家第十七代,具体守墓人是79岁的佘幼芝。
据佘幼芝介绍,佘家有一个流传300多年的祖训:佘家世世代代不得回到广州顺德老家,只能留在北京为袁崇焕守墓;佘家后代都不能做官;佘家世世代代需要读书明义,把袁崇焕的英勇事迹一直传承下去。
佘幼芝出生后,家里没人告诉她长大后要守墓,但她年幼时经常看到父亲和伯父们认真恭敬地给袁崇焕扫墓,每逢清明、春节,佘家人在祭祖时都要县先祭拜袁崇焕。
也是那时起,佘幼芝明白了袁崇焕在她们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可让佘幼芝意外的是,自己可能是袁崇焕墓的最后一位守墓人,至于原因,听起来很是悲伤。佘幼芝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幕显得无比悲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