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北洋海军经远舰前世今生(2)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但“济远”在交付时,就已有声音传出,说这艘军舰毛病不少,诸如穹甲太低,若舷侧被击穿,仍会造成进水;又如机舱狭窄、管道复杂、炮塔防护不严等。所以,方向是明确的,就是既要“济远”的性能,又要避开“济远”已经暴露的问题。
围绕新购买的巡洋舰,当时负责筹划海防的总理衙门、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清廷的驻外使臣,乃至具体操办购舰事宜的官员、英德两国船厂的代表,争论了近三个月,显得颇为热闹。但在真正的技术问题上,比如装甲用钢的成分,炮塔防护的措施,管道的排布,又全都语焉不详,到了关键问题上,只能用英国德国“各有所长”“西洋通用之式”模糊过去。更何况,清政府当时向英国和德国两家提出购舰意向,两国免不了互相拆台,所谓“西洋通用”,也就多半成了粉饰矛盾的花样文章。大方向明确,一到具体操作就含糊敷衍,这也正应了李鸿章自己曾说的“决理易禁嚣难”。
“经远”诞生的19世纪80年代,正是西方国家舰船设计理念跃进的时期。“济远”这一型巡洋舰,采用的确实是颇为流行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军舰的水线之下的水平方向敷设穹甲,包裹住主机舱,这样即使水线以下中弹,也能保证战舰动力。但说到底,穹甲巡洋舰在当时只是一种设计思路,德国当时确实也只造了“济远”这一艘穹甲巡洋舰,难说技术上毫无瑕疵。没过几年,装甲巡洋舰的概念就被提出而且付诸实践。
就像在大清朝不断上演的故事一样,看上去争论越大的问题,到最后往往以“一碗水端平”收场。作为“济远”的改进方案之一,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的购买提议,迅速被通过。同时,另一个改进方案也没耽误,改进后的穹甲巡洋舰“致远”“靖远”也在英国下单。
1885年9月,清政府和德国伏耳铿船厂签订草约,随后正式签约明确,建造的就是装甲巡洋舰。按照设计,“经远”“来远”排水量为2900吨,马力3400匹,航速每小时15.25海里,配备克虏伯210毫米主炮两门。根据李鸿章的报销折,两艘军舰造价合计1739761两,建造时间为两年。“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据说,争得清政府的造船合同,曾令俾斯麦颇为兴奋,他指示伏尔铿船厂:“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

北洋海军经远舰前世今生


2.亮相
1887年初,经远舰、来远舰下水。同期制造的致远舰、靖远舰也宣告竣工。李鸿章随即指派北洋水师“会统提督”琅威理、邓世昌、叶祖珪、林永升、邱宝仁率400余官兵前往接收军舰。同年9月12日,四艘军舰启碇回国。
据记载,“经远”从德国抵达朴茨茅斯时,有人描述“两艘德国造巡洋舰看上去就像巴伐利亚森林里其貌不扬却很忠实的猎犬”。在舰队抵达新加坡时,当地华人前往参观,“日中至昃,纷纭不息者五日”。
11月28日,舰队驶抵香港。12月1日,舰队同丁汝昌率领的“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扬威”“康济”“威远”等军舰在厦门汇合。有人会发现,这个阵容,也几乎就是7年后北洋水师的主力了。
1888年10月,《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在正式任命的名单上,林永升是“左营右翼副将以花翎补用游击”。据说林永升为人宽厚,从不当众辱骂下属,因此颇得军心。但在北洋海军中,往往无法分辨,这究竟是旧军队的御下之法在起作用,还是西式军纪的效果。
1891年,北洋海军举行三年大阅,舰队先后在旅顺、大连湾、威海卫、胶州湾等处进行演习,操演各种战法。这三年,北洋海军确实声威大震,航迹遍及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李鸿章也确实有可堪夸饰的资本。就在北洋海军成军的同一年,日本提出了第七次海军扩张案,1890年,又提出第八次扩张案,经过两次大扩军,日本海军共购买或建造吨位在2000吨以上的军舰3艘,其中就有吨位航速火力均超出“经远”的“吉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