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提纲是什么意思(7)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提纲是什么意思


思维的养成,要从习惯开始。
古往今来,许多文章大家都有写提纲的习惯。
比如,列宁一生写下了卷帙浩繁的论著。他在确定好一篇文章的主旨之后,就开始写详尽的提纲。第一步是把一张纸分为两半,先写左半部分,暂留右半部分;先写上章目,章目下写上节目,节目上标明几个问题。第二步是写上各章节的立论和驳论,把每一问题需要引证的材料、事例及引文的书名、页码排列编号,依次写到提纲下面。第三步是反复推敲、核对,把遗漏的问题补写在纸的右半部分,标明其所属的章、节。
他认为提纲不仅要写,还要写得详细些。据他身边的人回忆,他写文章“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
再如,茅盾先生写《子夜》,光提纲就4万多字。
如何才能养成写提纲的习惯?
我个人觉得,一个新习惯的养成至少得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纠正认知偏差。改变旧的习惯,洞见新习惯的好处,树立正确的“提纲观”,这是最重要的,所谓“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便是这个道理。
第二阶段:付诸于行动。光说不练假把式,关键还是要强迫自己在每次写作中践行这种理念,并给自己一个反馈。
第三阶段:坚持、坚持、坚持。习惯不是一两次就能养成的,需百转千回方能深入骨髓、刻在心中。
这三个阶段中,首先得纠正认知偏差,否则后期就不好付诸行动,更难以坚持下去,所以,今天建议大家廓清几个问题。
第一,提纲是写给谁看的?
有些人认为,提纲是给别人看的,别人需要听构思时就写,如果都没人听,自然就没必要写了。
笔者以为,写提纲的目的是理清思路、指导写作、提高效率,完全是为自己服务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不管别人听不听、看不看,都很有必要写。
第二,什么情况下写提纲?
有人认为,心里没谱的人才写提纲,胸有成竹的人,可以一气呵成,何必多此一举呢?
我要说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不断深入的,随你心里多有“谱”,对问题的思考很难一步到位。退一步讲,即便是真的一次性把问题思考成熟了,若不及时写下来,写着写着难免就忘记了。
第三,遇到“大稿子”才写提纲么?
有人认为,提纲主要用来写“大稿子”的,对于小稿子,只要心中有个腹稿就行了,没必要那么麻烦。
笔者建议,只要是写稿子,不要分大小,但凡动笔,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屏幕上拉出一个提纲来,哪怕是一个基本的思路,或几个关键词,都能保障你写作时不偏题、离题,这叫做无提纲,不写作。
第四,写提纲是否会限制思维的发挥?
有人认为,提纲会给人束缚感,按提纲来写东西,就像给自己思维带上一个紧箍咒,会遏制写作灵感,让自己不好发挥。
我想说亮点:首先,提纲跟灵感不矛盾,通过提纲不仅可以收集灵感,还可以让你的灵感继续发酵,获得新的灵感。其次,提纲不是一层不变的法律条文,不管之前的提纲是如何定的,只要你有更好的想法,同样也是可以修改的,毕竟“握笔能作三分主”嘛。
第五,写提纲会浪费时间吗?
有些人以为,写提纲会花很多时间,只要是心里思考成熟了,直接动笔,不用再花那些冤枉的时间。
乍一看,这话似乎有一定道理,单从前期谋划上看,写提纲确实“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如果把视角放到整个写作过程来看,则恰恰相反。你想,若是提纲设计得好,写起来自然就顺畅,不仅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可以节约时间,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猜你喜欢